
文|历史求知所
泰国在经过数月的政治动乱后,新总理塞塔也说他将会在就职后访问中国。据泰方发言人称,塞塔此行中国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和中国建立商业关系,尤其是旅游业方面。
泰国《曼谷邮报》报道,赛塔将在10月8日至10日访问中国,讨论中泰两国间的关系以及其他一些问题。
塞塔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和中国就如何促进中国人到泰国进行旅游合作进行探讨。
此外,早在9月13日,泰国政府就通过了自9月25日起对中国公民的免签政策,到2024年2月生效。
泰方如此心急火燎地访问,到底是什么原因?
可见,泰方如此重视中国的旅游产业,或许正是泰国急需重振旗鼓的原因之一。
据泰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泰国GDP同比仅增长2%,进出口及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9%。
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9%;进口同比下降12%。与此同时,泰国的总体负债水平也在持续上升。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泰国的总体负债已经达到GDP的60%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泰国的经济增长率在接下来的半年内没有达到3%以上,那么泰国面临财政崩盘的危险就大大增加。而一旦财政崩盘,可能造成金融市场和经济崩溃,甚至出现大规模失业。
此外,泰国新总理赛塔在上任前曾承诺,只要他一上台,就会给所有18岁及以上的泰国公民每人一万泰铢,所有毕业于大学的大学生,都将获得25000泰铢的月薪。
这不就是美国人心目中的“中产阶级”吗?不过,就泰国现在的经济情况来说,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凑齐那么多的资金。再说了,泰国最大的经济来源,就是旅游业。
自从被疫情波及后,泰国就面临着经济衰退的危机,但为了挽救这一困境,中国还成为了泰国的“救命稻草”。
在2021年的时候,中国游客前往泰国旅游人数达到了140多万人。除了对泰国旅游业的利好,它还将给泰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泰国又是怎么做到的呢?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中国还是泰国第一大外商直接投资国,因为两国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补关系。
这就使得泰国在基础产业上处于弱势,但是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量却很大。而中泰的双边贸易额在2022年就高达一千三百五十亿美元。
突然背刺中国,泰方居心叵测
不过,虽然中泰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还在继续,但从泰国传来的消息,可就不怎么好了。
泰国商业部发表声明称,近日,一家泰国当地企业提出了启动一项针对中国热轧钢板的反规避调查的请求。
为了规避泰国目前征收的反倾销税,他们对中国的相关产品进行了检验,发现中国出口到泰国的相关产品加入了其他合金成分。
事件背后,涉及的中国钢铁产业中,除了鞍钢、河钢和南京钢之外,还包括17家大中型钢厂。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这一事件已经被曝出了无数次。
其实,泰国却从2010年起,对中国热轧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并于2014年将相关产品征收30.91%的反倾销税。
这一结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现在又提起来了,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而如今,泰国新任首相还未来中国,就开始对中企业进行调查,为的就是让泰国在与中国的谈判中,多出几分筹码。而这一手,倒是颇有几分美国一贯的作风。
泰方作茧自缚,后续该如何收场
同时中国也对泰国有关的公司展开了调查,并且表示中国一向坚持互利共赢的方针,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贸易方面都保持着开放的态度,希望泰国方面能够根据自己国家法律,尽快对中国作出公正合理的解释。
那么,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泰国刚公布了总理访华的消息,紧接着就对中国公司发起了反规避调查,这实在是让人高兴不起来。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完全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来形容两国之间的友好情谊,毕竟这一次事件如果再持续下去的话,后果就不是泰国政府所能够想象到的了。
随着中泰两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泰国政府也必须从大局出发,对中泰两国经贸合作进行权衡。
虽然泰国政府不会对华投资设限,但是对于中国企业在泰国投资设厂这一项,泰国政府必须考量其中的得失。
而在泰国经济发展中,中国作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旅游业上,中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所以泰国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与中国之间的关系,那么就需要用更大的力度来进行合作。
与其设立贸易障碍,不如更多关注中泰合作,为中泰之间的经贸交流创造更多机遇。泰国应该把重点放在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上,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中国游客提供便利以及处理好自己国家的财政危机。
中泰两国在经济和贸易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应继续秉持“双赢、多赢”理念,以务实合作为契机,不断深化双方的经贸合作,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从泰国的角度来看,希望泰国政府在处理中泰经贸合作问题上,能够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诉求,以满足本国经济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促进中泰经贸合作良性发展,不要再一意孤行下去了。
